孤立的人甚少與別人來往,即使有接觸,也多是流於表面,鮮會建立深厚的交情。部分長者因受到身體、心理、家庭、環境和經濟等限制,較容易孤立自己。長期的孤立不單影響社交生活,還會增加患上身體和情緒疾病的機會。然而,當大家都多行一步,築起與他人聯繫的橋樑,就能做到「不再孤立」! ?導致孤立的高危因素 身體因素 長期痛症(如退化性膝關節炎)、慢性疾病(如柏金遜症)、身體機能退化(如失禁、視覺或聽覺退化)、或外貌的改變(如中風後半邊身體癱瘓)等令長者不便外出之餘,亦會令他們因感到自卑而減低與他人接觸的意欲。 心理因素 以往不愉快的經歷(如曾遭受別人排斥)導致缺乏自信心或對他人失去信任,又或是認為年紀大的人只會被人看不起、嫌棄,因而逃避與人接觸,甚至敵視陌生人。性格內向和缺乏社交經驗亦會影響與人交往。長期的情緒困擾或因親人離世/離棄而造成的哀傷反應等,都會導致或加劇孤立的情況。 家庭因素 為了照顧家人而減少甚至謝絕一切社交活動;為了避免伴侶不滿自己外出而減少出外交際;又或是為了避免談及家事(如家人欠債、失業、患病等)而拒絕與他人接觸。 環境因素 住所偏遠,交通不便;又或是居住在沒有升降機的「唐樓」,因而儘量減少外出;剛搬到新社區,對新社區的設施不熟悉,亦缺乏動機結識新朋友或跟舊街坊聯絡。 經濟因素 有些長者退休後收入減少,有些則只靠積蓄或社會援助而生活,為了節省開支,儘量減少需要花費的活動,包括消遣、娛樂與社交。 ??長期孤立的不良後果?? 身體: ?較易有飲食失衡及不良的生活習慣、身體較差以及壽命較短。 社交: ?長期的冷淡甚至敵對態度令別人敬而遠之,減少來往,導致孤立的情況加劇。 心理: ?由於社交支援網絡薄弱,當生活遇上問題時便難以應對,無助感倍升,增加患上情緒病(如抑鬱症、焦慮症)的機會。 ??如何預防及處理孤立?? 培養興趣,學習新事物 到社區中心參加活動,跟舊雨新知聯繫 主動致電聯絡親友 遇事找人商量、傾訴 喪親後繼續維持正常社交接觸 學習與人相處技巧 多欣賞別人,減少批評 應用新的科技(如智能手機和電腦)與他人聯繫 當發覺自己寧願留在家中,不願意接觸其他人,甚至對人產生恐懼和敵對的話,就可能是自我孤立的先兆。認清孤立的壞處,嘗試走出第一步,例如: 逐漸增加外出次數和時間 嘗試探索新環境、事物 前往購物時,趁機會與別人接觸 主動跟鄰居微笑和打招呼 當鄰居主動問好時,回應後閒聊幾句 如何幫助長者不再孤立 若發覺身邊有孤立的長者,也可以儘力幫助他們,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分子,更何況助人是快樂之本呢! ?生活上的支援 定期致電關心對方近況,了解有甚麼需 要,並給予協助。如致電多次也沒有回 應,直接到對方家中探訪或尋求其他協助 天氣轉變時多致電對方,送上問候 主動聯絡新搬來的鄰居,介紹社區設施及活動,相約同往運動、茶聚、或參加長者中心的活動 幫忙購買日用品或食品 陪同前往就診 幫忙協助簡單的家居維修 協助尋找社區資源 情感上的支援 主動跟對方談天,分享日常事,也分擔憂慮、困難 聆聽對方,讓對方宣洩情緒並給予支持,適當時鼓勵對方從不同的角度看事件...
資訊分享 – 長者與兒媳的關係
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助促進身心健康,令生理、心理、和社交生活保持良好的狀態。長者與兒媳的關係更是人際關係中一個重要的環節。以下列舉了一些長者與兒媳在相處中常遇到的困難,並且提供了一些建議,以協助建立彼此之間良好的關係。 相處上的困難: 1.人生階段的轉變 身份及角色的轉變 進入晚年,長者的身份及家庭角色逐漸轉變,容易令長者覺得子女不再需要自己,便形成焦慮,甚至令長者有被遺棄的感覺。 「自主權」的衝突 長者往往為子女的事務而操心 (例如:工作的態度、財務的安排、伴侶的選擇等)。部份長者可能會因子女沒有採取自己的意見而感到不受尊重,甚至產生不滿。同樣地,兒媳若干涉長者的生活和選擇,亦可能會導致彼此不和。 過分的承擔責任 長者幫子女承擔責任 (例如:做家務、照顧孫兒、還債、付交物業的供款等等),有時超越了自己的能力範圍,導致沉重的生活壓力。 相處上的不協調 生活習慣及處事方法上的差別 由於媳婿在不同的家庭背景下成長,難免會跟長者有不同的生活習慣及處事的方法 (如飲食習慣、持家之道等),容易引致誤會和衝突。 期望上的分歧 若長者和兒媳之間的期望未能協調 (例如:不同住的兒媳下班後想多爭取時間休息,而長者則期望兒媳多抽時間回家相聚),便可能對彼此間的關係造成不良的影響。 建立良好關係的方法: 適當的承擔責任 子女既已長大成人,便要為自己的生活及行為承擔責任。長者不宜過分地替子女負上責任,更要鼓勵他們獨立自主。(例如:長者毋需勉強自己替子女照顧孫兒、或替子女償還債務。) 開創自己的生活領域 長者不宜以照顧子女作為生活的唯一目標、及得到滿足的唯一途徑。長者可參加各類型的社區活動,以擴闊社交圈子、增廣見聞,並可發展個人興趣。此外,學習一些新事物,避免與時代脫節,可加強與年輕一輩的溝通。 互相的尊重 假若長者和兒媳在處事方法上有所不同 (如不同的育兒方法),大家必須尊重對方,並以開放的態度加強溝通。 體諒、包容和欣賞 長者和兒媳要互相體諒對方的立場及難處,彼此包容。此外,長者和兒媳宜多注意對方的優點,不要只留意對方的缺點,並且對大家所付出的努力要多加欣賞。 互相協調 長者和兒媳可調整個人的期望及要求,互相協調及達致共識。雙方面主動及積極的態度,是維繫兩代之間良好的關係的基礎。 . 資料圖片來源 : https://www.elderly.gov.hk/. 手推輪椅 | 電動輪椅 | 復康治療 輪椅接載服務 | 物理治療 職業治療 | 日間治療 輪椅的士 傷殘的士 大的士
資訊分享 – 祖父母之道
成為祖父母對許多長者來說都具有重要的意義。祖父母的角色賦予長者一個寶貴的機會來見證自己生命的延續、與孫兒共享天倫之樂、與下一代分享家族的價值、傳統及淵源,並且可以透過瞭解孫兒的世界而接觸到社會的新事物。對於孫兒及他們的父母來說,慈愛的祖父母能成為家庭中一個重要的關愛及照顧者、一個富經驗的指導者、以及一個能以正確的態度去面對老化的典範。以下是一些建議給祖父母: ?如何釐訂自己在家中的角色? 首先要問一下自己:「我想成為一個怎樣的祖父母?」瞭解一下自己在家庭內所期望扮演的角色及參與程度。 以清晰及開放的態度,與子女討論你作為祖父母於孫兒的成長路上所期望扮演的角色。 ?如何與子女攜手培育孫兒成長? 與子女實行一致的管教方法,以免令孫兒無所適從。 獎勵孫兒時,避免過分使用物質,更切忌溺愛。 購買禮物給孫兒前,宜與子女商量,亦要避免購買一些子女不允許孫兒擁有的物品(例如:電子遊戲機、寵物)。 當孫兒與父母意見相左時,祖父母不宜包庇孫兒,可嘗試擔當調停的角色。 ?如何與子女解決管教上的分歧? 儘量不要干預,讓子女用自己的方式來管教他們的下一代。 不要在孫兒面前批評他們的父母,以免令孫兒困擾、子女難堪。 以開明的態度聆聽子女在管教上的想法和感受。 召開家庭會議,與子女討論各人於管教上的不同看法,以求達致互相瞭解及共識。 ?如何與孫兒保持良好關係? 多與孫兒接觸,共同參與活動。瞭解孫兒的生活(例如:參觀他們的學校、觀看他們喜愛的電視節目、聽他們喜愛的音樂、認識他們的朋友、學習新事物。 經常透過電話、信件或電子郵件與孫兒保持聯絡。 祖父母的角色會隨著孫兒長大而改變。當孫兒年幼時,祖父母可能是他們的玩伴。當孫兒逐漸成長,他可能會向祖父母徵詢意見。成功的祖父母是孫兒在父母以外的重要傾訴對象和親人,在陪伴孫兒成長的同時,祖父母自己也會繼續成長、學習及改變,享受豐盛的人生。 . 資料圖片來源 : https://www.elderly.gov.hk/. 手推輪椅 | 電動輪椅 | 復康治療 輪椅接載服務 | 物理治療 職業治療 | 日間治療 輪椅的士 傷殘的士 大的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