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德肋撒醫院位於香港九龍馬頭圍太子道西327號,是一所私立天主教醫院,由法國沙爾德聖保祿女修會於1940年創立,故時常被稱之為「法國醫院」或「九龍法國醫院」。該院與另一所位於香港島的聖保祿醫院,或暱稱「香港法國醫院」的是姊妹醫院。
聖保祿醫院的營運者是法國沙爾德女修會。早於1848年9月12日該女修會抵達香港作慈善工作,總部名為「聖童之家」,設於灣仔。1894年太平山一帶發生瘟疫,修會收容了不少病人,促使修會設立一所醫院。1898年1月1日,醫院於灣仔正式開幕,並附設了一所藥房。1908年1月6日,醫院遷至跑馬地,名為「加爾瓦略山會院」,由當時的香港總督盧吉主持開幕典禮。1916年,醫院再搬到銅鑼灣現址,並於1918年正式命名為聖保祿醫院。後來於1940年於馬頭圍創立聖德肋撒醫院。
已建成的聖德肋撒醫院新翼,原本是位於九龍城區馬頭圍一條已拆卸的圍村,名為古瑾圍,現時僅存「上帝古廟」石門遺址於「露明道公園」內作為紀念。
2020年,醫院約有病床1000多張。
2017年,醫院曾經與醫院管理局合作,把部分公立醫院的內科病人轉介到該院的內科病房,舒緩公立醫院接收大量流感病人的壓力。